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图片新闻

守好钱袋子 幸福千万家--石龙法院开展防范非法集资普法宣传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06-13 17:34:08


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对非法集资活动的防范意识,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财产权益,6月13日上午,石龙法院刑庭干警在圣德广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。

活动现场,干警们通过悬挂条幅、摆放宣传展板、设置法律咨询台、发放宣传手册、彩页等多种形式,向群众普及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等法律法规,同时依托典型案例进行了以案释法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露“高息返利”“养老投资”“虚拟货币”等常见诈骗套路,重点揭示非法金融活动的新形式、新手法及其风险危害,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风险辨别能力,警惕网络贷款、非法融资、非法集资等陷阱。

本次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贴近群众,使广大群众更加清醒的认识到非法集资的危害,增强了老年人对“低投入高回报”投资项目的警惕性,树立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“保本高收益”多为欺诈的防非反诈意识,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。

石龙法院特此建议:一、抵制诱惑,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息保险、高息理财,不被小礼品打动,不接受“先返息”之类的诱饵。


 二、树立正确投资意识,通过金融机构客户服务电话、银行官方网站等正规服务渠道咨询购买金融产品。不与自称是银行、保险从业人员的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,不接收从业人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、欠条。
图片


 三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关注正规机构发布的银行、保险、广告信息和非法集资风险提示,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投诉。


 四、理性识别“理财”“保险”产品,务必提高警惕,做到“四看三思等一夜”:

“四看”
 一看融资合法性,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,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。二看宣传内容,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“有担保无风险、高收益、稳赚不赔”等内容。三看经营模式,有没有实体项目,项目真实性、资金的去向、获取利润的方式等。四看参与集资主体,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。

“三思”
 一思是否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,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,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有抗风险能力。

“等一夜”
 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,不要盲目相信,先征求家人和朋友意见,拖延一晚再做决定。


关闭窗口

您是第 7376727 位访客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